当前位置: 首 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咸阳职院关于开展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为了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备战2022年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院决定举办202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大赛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杨卫军

副组长:杨新宇

员: 朱钰叶 任江维 李锁牢

雷海涛 张卫婷 王江峰

仝玉琴 刘纯学 雷建辉 王芳坤

罗联合 高彬虎 郭瑞礼

 栋

责:

(一)研究审定大赛工作实施方案;

(二)研究审定大赛奖励方案;

(三)负责大赛的协调、指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

主要职责:

(一)负责制(修)订大赛管理制度;

(二)负责审核各二级学院实施方案;

(三负责校赛的开展;

(四)负责审核大赛经费;

(五)负责拟定大赛奖励方案;

(六)负责大赛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二、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三、主要任务

(一)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专业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建构素质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三)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转化和产学研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我院毕业生更高质量创新创业的新局面。

四、大赛内容

202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置有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详见附件1、附件2)。

五、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等;已在主管部门完成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的扫描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真实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21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校级决赛时提供投资协议、投资款证明等佐证资料。

4.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须尊重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5.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

6.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8731日之后出生)。

7.各二级学院负责审核本学院参赛对象资格;创新创业学院复审各二级学院参赛对象资格。

六、比赛赛制

1.大赛采用二级学院初赛、网络评审、立项训练营、校级决赛四级赛制。二级学院初赛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网络评审、立项训练营、校级决赛由创新创业学院组织。

2.各二级学院推荐的重点项目参加网络评审;50个项目通过网络评审参加立项训练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获得金奖的二级学院按照每获得1项金奖奖励1个入围校级决赛的名额,获得奖励名额的7个项目和通过立项训练营的23个项目共30个项目参加校级决赛;校级决赛的优秀项目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七、赛程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1113020211210日):各二级学院制定比赛实施方案,做好赛事准备及报名工作。参赛项目数量以及向学院推荐的重点项目数量依据各二级学院学生人数及往届参赛成绩进行分配(附件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项目不少于参赛项目总数的5%。各二级学院请于20211210日前将经二级学院院长签字盖章的比赛实施方案纸质版报送创新创业学院竞赛部,电子版发至邮箱503928903@qq.com

(二)选拔阶段(2021121120211231日):各二级学院组织实施重点项目选拔工作,于20211231日前将经二级学院院长签字盖章的重点项目推荐表(附件4)纸质版报送创新创业学院竞赛部,发送重点项目推荐表、项目商业计划书、路演PPT电子版到邮箱503928093@qq.com

(三)网络评审阶段(2022120222月):学院组织专家对各二级学院推荐的重点项目进行网络评审,确定入围立项训练营项目名单。

(四)培育阶段(2021320215月):各二级学院邀请专家,组织重点项目团队对项目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打磨优化、孵化培育;学院组织专家对重点项目进行打磨评审,举办立项训练营、校级决赛并择优推荐项目参加省赛。

八、奖项设置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若干。设优秀组织奖。

九、大赛经费

(一)大赛所需费用参照学院《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管理办法》文件执行。

(二)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参照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文件执行。

十、几点要求

(一)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大赛工作,要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学办、学发办主任参加的初赛领导小组,做好初赛组织工作。

(二)做好宣传动员和组队报名工作。各二级学院要在师生当中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师生组队报名参赛。每个参赛项目指导教师人数最多不超过4人且不得超过参赛学生人数,每名指导教师指导项目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指导教师确定后不得替换或增加。

(三)注重总结,凝练成果。各二级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的总结工作,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比赛资料。比赛结束后,及时总结凝练参赛成果,做好项目后续孵化工作。

(四)此通知是参照2021年省赛有关文件制订,2022年赛事如有变化,以省赛文件为准。

附件:1.202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职教赛道方案

2.202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方案

3.各二级学院参赛项目及重点项目数量分配表

4. 202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项目推荐表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11117


附件1

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职教赛道方案

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立职教赛道,推进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组织学生开展就业型创业实践。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参赛项目类型

1.创新类:以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优势;

2.商业类:以商业运营潜力或实效为核心优势;

3.工匠类:以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为核心优势。

二、参赛方式和要求

1.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二级学院、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赛道比赛。

三、参赛组别和对象

本赛道分为创意组与创业组。

(一)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二)创业组

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731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须为我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2017年之后毕业)。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

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须参加创业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团队持股比例的项目,不能报名参加职教赛道比赛。

 

 

 

 

 

 

附件2

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方案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符合大赛要求的,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比赛。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参赛项目要求

1.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二级学院、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我院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7年之后毕业,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4.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赛道比赛。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一)公益组

1.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3.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本组比赛。

(二)创意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师生共创的商业项目不允许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三)创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3.师生共创的商业项目不允许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附件3

    各二级学院参赛项目及重点项目数量分配表

二级学院

参赛项目数量

重点项目数量

医学院

220

18

师范学院

220

18

机电(技师)学院

150

10

建筑学院

120

10

电子信息学院

220

18

财经学院

160

12

医药化工学院

160

12

仪祉农林学院

100

10

汽车学院

100

10

体育学院

50

2

1500

120

注:项目数量分配参照各二级学院在校生人数及往届比赛成绩

 

 

 


附件4

202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项目推荐表

二级学院(公章): 填表人: 手机: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成员

指导教师

赛道

组别

分类

依托的专利类别/专利号

获得的投资(万元)

二级学院

 

备注:

1.赛道为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2.组别分别为创意组、创业组(职教赛道);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类为“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职教赛道分类为创新类、商业类、工匠类;

4.报送之前请项目团队认真校对各项信息,确保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成员、指导教师等各项信息准确无误;

5.请各二级学院按项目质量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