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解决了温饱之后,人们的饮食理念和食物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人们吃饭不仅满足于吃饱,而且要满足于吃好、吃营养、吃健康、吃享受;一日三餐粮食类主食越来越少,肉、蛋、奶等高营养动物食品逐步增多。
2012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提出了中国人每天的参考食谱: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一斤奶。我国有13亿人口,每年将消费9490万吨肉(不含鱼肉)、3372.5万吨蛋、33725万吨奶。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7926万吨(其中猪肉5071万吨、牛肉653万吨、羊肉399万吨)、2763万吨、374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6%、0.8%和1.5%。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稳产增收,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产量稳中有增,但与13亿人对肉、蛋、奶等高营养动物食品的刚性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畜牧业还有着巨大的市场开发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人要吃饭”、“生活水平要提高”这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决定了畜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填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
——是您理智的选择
1、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缺乏:现代畜牧业正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迈进,生产工人越来越少,管理和技术人员比例越来越大,极需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而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仅以陕西省农业厅2012年开始在咸阳长武、彬县、旬邑、永寿、淳化、礼泉等6县实施“咸阳500万头PIC商品肉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为例可见一斑。该项目2016年完成,届时,在项目区建成1500头PIC曾祖代种猪场1个;千头以上祖代种猪场28个;千头以上父母代种猪场250个;年出栏万头的规模育肥场451个;年出栏3万头的大型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3个,年出栏5万头的规模育肥场5个,年出栏10万头的规模育肥场2个;建成年出栏500万头优质PIC商品肉猪生产基地。至少需要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100人,而现在5个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50多名。
2、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面向执业兽医、畜禽繁育与生产、饲料兽药营销员等岗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当地“猪、牛、鸡、羊”四大主体畜禽,培养能胜任畜禽繁育与生产、疫病预防与控制、疾病诊断与治疗、饲料兽药生产与营销、畜牧行政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办学历史悠久,专业文化积淀深厚:该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大专层次。该专业前身是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创建1939年)的畜牧兽医专业,2004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经过改造作为首开专业开始招生。2009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重点课程5门,2011、2012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获得好成绩。
4、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27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6人,省级职教名师1人、咸阳市三五人才4人、特有工种国家级考评员4人,13人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县科研推广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编著12本,五次获得陕西省科技推广成果奖,十二次获得咸阳市科技推广成果奖。
5、实验实训设施先进齐全:建有基础兽医、临床兽医、预防兽医、动物重大疫病检测、动物解剖、畜牧综合等6个实验室和两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仪器设备138台(件),总价232.90万元,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9个。
6、教育教学质量高:该专业不断深化“1234”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两个证书、三个体系、四业融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突出实践教学,狠抓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为96%以上,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在98%。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更多信息请浏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网页”,点击“生物科技系”)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统一大道
来校路线:从咸阳市区乘29路统一大道咸阳职院站下车即到
咨询电话:029-33680109 13892970693(刘老师) 13892091386(郭老师)
E-mail:swkjx@sina.com 邮编:721000